重庆市潼南区妇幼保健院 版权所有
ICP备案:渝ICP备19011558号
单位网址:www.tnqfybjy.cn
1、青春期男孩的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?
青春期的标志是第二性征的出现。男性的第二性征主要包括阴毛、腋毛、胡须、变音和喉结等。
男性到了青春期,睾丸体积增大,阴囊肤色加深、变红,阴茎增长,开始出现阴毛和腋毛,并依稀长出胡须,汗腺及皮脂腺分泌增加、皮肤出现痘痘、喉结突出、声音变粗等等。随着睾丸的进一步发育,约在15岁左右就可能出现第一次遗精。整个青春期身体明显增长,在青春末期发育成为一个成人体型。
2、青春期男孩嗓音为什么会变得低沉?
进入青春期后,发育增长速度加快,嗓音也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和性别差异。这个时候,由于女孩的喉发育较为狭小,声带较薄,所以发出的声音尖而高;而男孩的喉发育相对宽大,声带较厚,所以发出的声音较低沉,甚至变得沙哑。男生的变声期相对更加明显,由于此时声带发育迅速,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充血与水肿,因此,变声期要注意对嗓子的保护,不宜大声喊叫,也不要用嗓过度。更不必因为自己声音发生较大的变化而感到难堪或羞耻,因为在不久的将来,你会拥有一副好嗓子的。
3、男孩应该有几个睾丸?
正常男性都可在阴囊内摸到两个睾丸。但是有少部分男孩会发现自己仅有一个睾丸或者没有,我们称为隐睾症。正常情况下,胎儿时期的睾丸应从腹股沟管下降到阴囊内,如果下降不全,中途停滞在腹腔内、腹股沟区等,就会出现从外观上只能看到一个睾丸或者一个都没有的情况。无论是单侧或双侧隐睾,都有可能引起不育和恶变,应该及早治疗。
4、两个睾丸为什么一大一小?
正常情况下男性两个睾丸分别位于左右阴囊内,大小对称,约在15-25ml之间。有的男性睾丸一大一小,一高一低,如果差别不大,属于正常,不用担心。但如果肉眼观察就能发现一侧比另一侧大很多,则需要警惕,比如腮腺炎引起的睾丸炎可能会造成一侧或双侧的睾丸萎缩,部分外伤也会造成两侧睾丸差异明显,此时应及时进行检查。
5、什么是遗精?
遗精是指男孩进入青春期后,有时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中排出的现象。进入青春期的男孩,随着性器官的发育和成熟,都会出现遗精现象,这是因为精子在睾丸里生成后集中到附睾发育成熟,当精液达到一定数量无法继续囤积时,便会通过遗精的方式排出体外,也就是所谓的“精满自溢”。遇到遗精,不要过度紧张,注意个人卫生即可。
6、多久遗精一次才算正常
正常的青少年每月出现1-4次左右的遗精,若无不适,均为正常现象。如果一夜遗精数次,且无论有无性冲动,精液都会流出,则属于频繁遗精。为了预防频繁遗精,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和生活上,多参加体育活动,不观看不良书籍和视频,注意个人卫生,保持外生殖器官的清洁,不穿紧身内裤,保持良好的睡眠。必要时,可于正规医院积极治疗。
7、不必为阴茎勃起而羞涩
进入青春期后,有不少男孩会发现不管是在睡梦中还是白天阴茎都可能会发生勃起,让人尴尬不已。其实勃起也是青春期性发育成熟的一种标志,虽然阴茎勃起一般与性活动有关,但是有时因为憋尿或者衣服摩擦、洗浴等原因也会导致阴茎勃起。青春期的阴茎勃起,大多数属于生理性的,完全没必要因此而忧心忡忡,更无须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,在日常生活中,尽量穿宽松一些的裤子即可。
8、怎样预防青春期尿路感染?
男孩的包皮通常是盖住龟头的,随着青春期发育的开始,阴茎上的包皮会逐渐向上退缩,慢慢露出龟头。
在这一变化过程中,龟头部冠状沟内很容易聚积污垢,形成“包皮垢”。
包皮垢是细菌的良好栖息之地,很容易引起包皮和龟头发炎,出现局部的瘙痒不适等。
所以,男孩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每日用温水清洗阴茎包皮,不穿过紧的内裤,尽量穿棉质、宽松、透气性好的裤子。必要时可于正规医院行包皮手术治疗。
9、包皮长必须要做手术吗?
包皮过长是指阴茎在非勃起状态下包皮包裹龟头,龟头不能自然暴露或不能白然完全暴露。并非所有的包皮过长均需要进行包皮手术治疗,出现以下情况,可以考虑进行包皮环切手术:
包皮反复感染:患有包皮炎、龟头炎,导致局部破溃、流脓等;
包皮过紧:在非勃起状态下包皮可以轻松外翻,龟头也可以正常暴露,但是在勃起状态下包皮外翻、龟头较困难,这种情况称为包皮过紧。
包茎:如果包皮在非勃起状态下或在勃起状态下均不能外翻,包皮、龟头不能暴露则称为包茎。容易引起后续反复的生殖器官感染,甚至存在诱发阴茎癌发病的风险。
10、男孩性早熟是什么回事?
性早熟是一种青春期发育异常,表现为青春期特征如生长突增、生殖器官及性征的发育成熟等的提前出现,男孩性早熟是指男孩在9岁之前呈现第二性征。这些孩子往往伴有骨骼生长的加速,虽然暂时看起来比别人长得快,却提早把以后要长的部分提前长了,长大后反而会矮人一截。
性早熟主要分为两大类,中枢性性早熟(又称真性性早熟)和外周性性早熟(又称假性性早熟),中枢性性早熟又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。男孩性早熟80%以上都是继发性性早熟,由器质性病变引起,除了尽可能控制早熟症状,还要积极进行病因治疗。
行政监督
医学学会
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
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
其他网站